首页 > 媒体视觉 > 媒体视觉 > 双品牌共战新能源 对话本田高管浅析e:N与烨并行的品牌逻辑

双品牌共战新能源 对话本田高管浅析e:N与烨并行的品牌逻辑

发布时间:2024-05-09 10:29:50来源: 152102

合资品牌近些年来,总被人们吐槽在中国发展得太慢,核心原因还是体质问题,毕竟研发权限较高的部门还是集中在海外,与现地市场的需求变化难以快速匹配,与现地市场的供应链企业难以快速匹配,与现代市场的品质验证需求难以快速匹配都是造成慢的核心原因。而当下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又卷得出奇,给合资品牌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,不改变,就会被市场淘汰,这一点相信每家合资品牌都心知肚明。谁能够加快速度,大刀阔斧地改变,谁就能在这片市场上,重拾生机。


但从这次北京车展的展台成果看,BAO师傅认为本田是目前合资品牌当中,反应最快的一家。这次本田展台上专门推出的子品牌——烨,核心就是用中国团队,中国的供应商,打造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。这三个中国的背后,核心是在研发、验证、采购这三个关键节点上的大胆放权。


不久前,BAO爱车工作室曾有机会跟本田中国的高层进行对话。对话中,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表示,烨品牌和e:N品牌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台——W架构和F架构。前者的动力布局是采用后驱/四驱的设计,而后者主要是前驱。要知道,前驱一直是近些年来,本田更乐意倾注力量的领域,包括为本田确立江湖地位的思域、雅阁、CR-V、飞度、奥德赛,无一不是基于前驱平台打造的产品(前驱平台上也可衍生出四驱车型),甚至在当下最具本田运动精神的Type-R,也依旧是基于前驱平台打造。所以毫无悬念的,本田的e:N系列,无论是第一弹还是第二弹车型,都采用了前置单电机的方案。


但在中国市场,这样的惯性思维可能收到挑战,因为中国品牌设计制造的四驱与后驱纯电车型比比皆是,可以说已成为了主流或者标准,让市场习以为常。倒不是咱中国品牌多喜欢标新立异,而是在新能源时代,动力成本越来越低,车辆动力越来越大,四驱和后驱才是这种车况下保持稳定与安全的最优解。本田要想跟中国品牌竞争,必须跟进同等甚至更高的动力系统,采用后驱以及四驱的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。而且本田本身在这一领域也有不少积累,比如著名的S2000就是后驱车型,而新款的NSX就是融合了电驱系统的四驱车型。


这种克服惯性做出改变本就不易,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本田的大胆放权,这与之前本田喜欢将研发力量集中于日本本土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。但这样的改变已陆续在全球上演。在今年伊始,本田在2024CES展上公布了“Honda 0”的新能源品牌,也使用了跟“烨”几乎一样的变形“H”标。似乎本田将要把这个变形体“H”作为新时代本田的标志,在全球推广。但是在子品牌的命名上,就做出了差异。


不光如此,不同的还有车辆使用的平台架构,上文说到“烨”使用的是中国本土团队开发的W架构。电池供应商也是宁德时代。而在北美的“Honda 0”则是使用了通用汽车的奥特能平台(本田此前已与通用汽车达成合作,共享奥特能平台),以及适配奥特能平台的电池。与之对应的是两款大尺寸车型,并且这两款车在CES以概念车的形式公布。一款命名为“SALOON”,而另一款名为“SPACE-HUB”,两款车的概念都非常超前,并且性格各异,但共性是尺寸都很庞大。BAO师傅也与本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先生询问过,为什么本田要花大价钱在中国重新设计架构,而不是像以往燃油车那样引进美版车型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范围适应性调整。毕竟奥特能平台在中国也有投产,如果使用说不定会带来更好的成本优势。


但宫原哲也先生的回答很耐人寻味:“适合中国的才是最好的。”这个回答反映出了本田应对中国市场态度和思路的转变。曾经,美国毫无疑问是本田最重要的市场,而如今中国正在成为另一个需要本田单独建立研发体系的国家,这种改变一方面源自本田对中国的重视,一方面源自中国市场的独特性。


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坦言:“作为经营层的角度来看,现在Honda有两个策略,第一个是必须快速应对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现状;第二个是现在燃油车销量降幅很大,我们会考虑是否在生产力方面做调整。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,也是需要去解决的两个问题。”

BAO师傅可以这样理解,“烨”品牌的诞生,以及与e:N品牌的共存,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,也可以看做是本田的“两条腿走路”。烨是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市场本土优势,而后者则是做到了与现有燃油车型进行柔性共存,资源共鉴。这样的思路可以说是稳重有进。


根据此次本田对外发布的消息,“烨”品牌会有6款新车型,按照本田的以往节奏,基本上是一年推出两款车型。从2024年开始计算,这六款车型的完全推出则是在2026年。这一时间点与本田的两个关键节点相重合,一个是上文提到的Honda 0品牌的首车量产时间是2026年,另一个是本田自主开发的全固态电池,将会搭载于2025-2030年期间的新车型。所以,作为本田手中的王牌,能量密度更大,充电速度更快,稳定性更强的全固态电池有可能在2025年和2026年,同时搭载在中国的烨与美国的Honda 0上,成为其在新能源赛道上,赢得优势的利器。

媒体视觉更多>>

关于增程技术“扎心”的真相:认知越低,增程式越落后 固态电池终结燃油车?别再打着固态电池的旗号骗国人了! 零跑盈利,合创倒下,小鹏崛起,蔚来跌出前十!新势力大洗牌? 极越合创说明:传统大厂的新势力,也有可能“烂尾”! 本周生猪周均价环比下跌,春节前或有阶段性反弹机会 全国出生人口7年来首次回升,国家统计局文章提及三方面成因 长三角铁路迎春运首个周末客流高峰,此前4天已发送近1000万人次 丁俊晖无缘大师赛四强,克瓦拉茨赫利亚加盟大巴黎 99幅年画作品在长沙展览,现存最早木版画之一《四美图》亮相 取消限购之后:广州楼市刚需客“加速上车”,今年市场有望“稳定增长” 2025中国年|回家的路:穿越人潮汹涌,奔赴团圆 传统文化新魅力,大宁国际新年民俗活动即将开启 推进动能转换,龙湖2024年经营性收入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:支持在中国发展的内外资半导体企业,依据世贸组织规则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海交通大学“交我办”鸿蒙原生应用上线,上千项校园服务“交我办” 浙江长效推动“大企帮小店”:今年将结对帮扶5万个体工商户 理想L6上市不到9个月,累计交付破20万辆 DXC与法拉利合作 为下一代汽车研发驾驶员人机界面 HL Klemove与哈曼签署合作 为软件定义汽车研发中央计算平台 自立自强,共创共赢!江铃集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宝马X3长轴版2月份上市 长安启源E07创新发布会,再现实际用车场景,不愧全场景出行利器 新序列“捷途纵横”官宣,奇瑞玩花活,冲击高端市场 新款特斯拉Model Y实车图,无人驾驶车的既视感 新势力第二周销量:小米跃居第三,乐道顶替蔚来 捷达改了!VA7起步即高配,秒变性价比之王? 年销40万辆的红旗,为何让柳长庆“如履薄冰”? 现代Casper Electric日本开售,比海豚还便宜! 韩国最火的二手车,你知道是谁吗? 现代IONIQ 5N DK版发布,土屋圭市最爱的漂移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