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谁会想到,在去年大放异彩,销量和盈利均为新势力车企“第一人”的理想汽车,在今年上半年竟会接连遭受到致命打击,理想MEGA销量惨淡,市场销量没达预期,海外投资方集体诉讼,大规模裁员,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等等。阴影笼罩下的理想,看来很难在2024年达到“理想”预期。
最近,一个名为“郝俊波律师所”的账号发文称,理想汽车因证券欺诈案已经于近日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至法院,要求被告赔偿因其违法行为导致股价下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。而理想的“违法行为”就是夸大理想MEGA的市场需求和运营策略有效性,导致销量难达一季度预期,从而影响股价波动。
说白了就是理想给投资方画了张大饼,表示理想MEGA绝对能卖爆,大家可以放心投资。哪想到最后竟然翻车了,铺天盖地的“棺材板造型”等负面舆论,让理想MEGA几乎快成为过街老鼠,口碑炸没了再加上定价颇高,导致其退单量激增,3月份交付量仅3229辆,4月份直接跌至1145辆。如果没有回天之术的话,理想MEGA的结局或许已经可以被定性。
而理想MEGA之所以会被全网针对排挤,主要是因为这款车脱离市场现阶段需求,这和理想及李想盲目自信,一意孤行,缺乏市场调研,忽略用户真实需求有着直接关系。放弃增程玩纯电,本就等于是放弃自身品牌优势,再加上仍处于打地基萌芽期的5C充电布局,消费者怎么可能会买单?而且不要忘了,理想MEGA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核心技术,冰箱彩电大沙发放在50万级的售价区间当噱头,属实有点单薄。
当然,在这场抨击MEGA的浪潮中,自然也夹杂着不少对李想个人的情绪发泄,这一点大家懂得都懂,李想也因此在社交平台“闭麦”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而理想MEGA的市场失利,也引起系列连锁反应。首先就是年销量目标从80万辆下调至60万辆左右,从今年前4个月累计10.6万辆的销量成绩来看,也只是刚完成年销目标的六分之一而已,虽然L6这一亲民车型的加入让销量稳住,可结合L7、L8和L9如今的销量表现来看,想要进一步提升难度很大。
从理想汽车公布的2024第一季度财报来看,完全就是增收不增利。一季度总收入256亿元,同比增长36.3%。然而净利润却仅为13亿元,同比下降9.7%,环比下降72.2%。不过有意思的是人家的毛利率仍控制在20.6%。有网友这时就调侃称:“因为降价降的10%,以前都是纯利润吧?买这车的人也太冤大头了吧!”
车卖得虽然不少,但由于价格战的影响,钱赚得少了,资金一收紧肯定就得想法子缓解缓解,虽然大家都知道理想去年赚了118个亿,可这架不住人家理想想得通透呀,大规模精简裁员,既能省去一笔开支,还能像社会输送人才,这一举两得嘛。
于是这次理想直接搞了一波18%的裁员比例,涉及员工可能高达5600人。然后就有人按照去年理想财报121.4亿元的薪酬支出数据,算出了这次裁员差不多能省22个亿左右。在这里我还是想说句,这次裁掉的都是底层牛马,管理层一个不动,所以这次裁员能剩个7、8千万的开支就算是高的了。
虽然被裁员工也获得N+1的赔偿,但丢了饭碗失业再就业,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成本上,都是不少员工难以接受的。有自嘲是“裁员广进”队列里的网友吐槽称,这次被优化裁员,其实就是我们底层牛马替管理层以及理想MEGA的失利背锅。
商人逐利嘛,效益不好遣散团队过剩成员很正常。但理想却选择对营销运营部门和智驾团队开刀,就有点耐人寻味了。前者还好理解,比较现在市场效益欠缺,扩招带来的冗余人力没能派上用场,只能剔除掉,而且指望销售部门提升销量业绩,还不如让李想多在社交媒体发发言。或许也正是如此,才会网传“宋长腿”会被优化的消息吧,比较理想有个李想就够了,完全没必要再培养小网红。
而这次对时下大家都发力的智驾领域动刀,大概率是理想认清楚了现实,甭管再如何努力砸钱自研,都始终无法达到一线智驾水准,BUG频出的智驾也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。在这种情况下,还不如直接采用外界成熟的技术,特斯拉、鸿蒙智行、小鹏甚至小米都可以掏学费的嘛。这样既能减少成本,同时也能在技术上和竞争对手快速缩短差距。
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理想混得有点惨,其实被阴影笼罩的不止理想,整个汽车圈都在拼杀,大规模裁员、销量下滑等现象已经成为常态。不过在这集体内卷的大环境下,理想都是很特殊的存在,因为它没有足够强大的品牌技术护城河,靠营销打响品牌力,用拓展家用市场来赚取市场红利,以冰箱彩电大沙发打造产品差异化。
这种玩法短期内确实很见效,但很难长期维持市场优势。因为借鉴学习的成本太低了,以问界M7为例,同样是冰箱彩电大沙发,人家还有鸿蒙座舱和ADS 2.0高阶智驾,而且起售价也更便宜。这样一卷,理想在市场自然就失宠了。虽然目前凭借着理想L6在销量上扳回一城,但随着具备同等家用舒适性的竞品不断涌现,理想又能坚持多久呢?
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态势发展,理想别说是完成年销量目标了,能达成50%进度都算是不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