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媒体视觉 > 媒体视觉 > 被逼疯的车企工程师,内卷谁在受益?

被逼疯的车企工程师,内卷谁在受益?

发布时间:2024-06-29 15:25:10来源: 13253963632

最近,一则Manner店员向顾客泼咖啡粉的新闻冲上了热搜。

起因是顾客催单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后,声称要投诉店员,结果店员突然失控,将手上的咖啡粉泼向了顾客。与此同时,另一家Manner门店发生了男性员工与女性顾客的冲突,似乎同样也是因等餐时间发生争执。

 

看起来都是小事,引发这样的事属实不该,更多也应该是店员的个人问题。但仔细盘一下事情的始末,最大的感受就是,太难了。

其实如今的汽车行业也差不多,太卷了,以至于人人都处在失控的边缘。在这两起事件中,我们更多看到的其实是自己。

(1)失控的店员,以及失控的工程师

说实话,刚刚看到咖啡店新闻的时候,本能地以为又是一起顾客“刁难”店员的事件。但看了一下视频始末,发现并非这样。

顾客来买咖啡,点完单,店员就一直在叮叮当当砸东西。然后顾客催单,与旁边的店员也说好了。结果这名店员过来插嘴说退单,有点向顾客撒气的意思,才起的冲突。

 

单纯看事件本身,就是服务员极度不专业,带着情绪上岗。但更深层次的,可能还是当前各行各业的特点,极度内卷。

在很多人的想象中,开咖啡店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,面对不同的人,大家客气有礼貌,店员慢条斯理地冲着咖啡。但现实情况是,咖啡店员工的工作状态,其实和“打仗”差不多。

Manner店员的普遍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0点,总长达到了15小时。然后全天的工作过程中,平均每制作一杯咖啡的时间是2.7分钟。大家可能觉得2.7分钟不短,正常生产一杯咖啡只要四五十秒。但要知道这个时间包括了原料准备、咖啡制作、清洁整理以及顾客服务,其实整个状态都是紧绷的。

至于为什么是2.7分钟,这个也是早就计算好了,这个时间就是人工利用的极致。长期处在这种高压状态下,情绪崩溃很正常。简单来说,就是太不把人当人了。

 

最近,功夫汽车有位工程师朋友从一家汽车大厂离职了。38岁的年龄裸辞,业内头部企业的关键岗位,在所有人看来他都不应该走这条路。但他表示自己去医院检查已经是重度焦虑症,再不离职恐怕连命都没了。

未来怎么办?有下家了吗?他的回答是先休息一阵再说,想换一种生活方式,总会有出路的,充满了迷茫。

可见,不管是大多人眼中“性价比”不高的咖啡店员,还是很多人艳羡的汽车工程师,都各自有各自的苦恼,都在各自的赛道上被卷得苦不堪言。

(2)看不见,最要命

这位工程师朋友在车企里担任的是项目经理的职位,从业已经有15年,当项目经理的时间也超过8年,按理说算是绝对的老江湖了。

但据他所言,现在的汽车行业,他已经开始看不懂了,不知道会走向何方。

 

用他的话说,在他刚开始成为项目经理的时候,基本上是两个人管理一个项目。大家分工协作,整个团队每个环节的工程师也算经验丰富,项目推动起来也算顺风顺水。甚至那时候每年的带薪年假都能正常请,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就行了,因为另外一个人必要的时候也能推动项目往前。

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带四个项目,而且人员流动极大,很多环节的工程师对于业务的钻研都是不够的,这就导致了很多工作要反复。但上级只管节点的达成,解决不了的,就让他拼命推动解决。而随着任务越来越多,越来越繁重,人员流动越来越大,工作的执行也越来越难。

现在的汽车行业太卷了,如果目标不是比行业优秀5%以上,那这个项目根本立不了项,在领导这个层级就通不过。因为哪怕立项了,以现在一年改款两年换代的节奏,这样的产品出来也是没有竞争力的,因此必须走在对手的前面。

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很多环节都不具备条件,工程师的经验不够,试验的设备和标准不够,供应商的能力也达不成。想在一年的时间追上别人可能10年的积累,太难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只能是硬推了,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
看似简单、合理的目标,其实拆解下来,看不见的地方有太多的不确定了。结果就是干不成,或者干成需要付出半条命。

 

其实咖啡店的情况也大差不差,看似一杯咖啡有2.7分钟的时间,但真正高峰期这个反应时间连一半也没有。除了制作咖啡以外,安抚顾客,沟通这些事,往往不在公司所计算的时间以内,却要耗费大量“额外”的精力去管。

因此遇到“不依不饶”的顾客的时候,其实店员也会计算要占用自己多少时间。这位喊出“退单”的店员确实本身的情绪有问题,但对她而言,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。

很奇怪,一家咖啡店店员最希望的事,居然是不卖咖啡,有点荒谬对吧,但现实就是如此。

(3)进退两难,路在何方

这位工程师朋友也讲过,希望公司的效益不好,这样就不会这么卷了。

但效益不好会不会连工资都发不出?效益不好会不会活更难干?毕竟公司是靠效益存活。面对这样的问题,他选择了沉默。

 

订单爆满,所有的人都像陀螺一样忙得飞起,虽然拿到了一定的回报,但感觉一点生活都没了,每天做梦都在做事。然后过几天,订单少了,企业就开始打算裁员了,各种规矩,各种考核。小领导为了自己的成绩拼命折腾员工,只求在汇报的材料上能多上一笔。

再或者效益一直不好,周围能干的同事都走了。自己作为极少数有能力的人留下,然后事情铺天盖地扔过来。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?这就是如今的汽车行业每天在发生的事。

效益好的企业也不快乐,效益不好的企业更差,似乎所有的人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,这就是现状,却不知该如何破局。

(4)功夫拍案

不光是店员,也不光是工程师,现在车企连老板都卷得不行。雷军坦言在小米SU7发布,到订单公布之前,几乎都没睡过一个好觉。

像魏建军、尹同跃这样国内的初代汽车行业创业大佬,最近也都出来直播了,而且是肉眼可见的疲惫。甚至于汽车销售,也表示现在要学得比以前多得多,任务的繁杂度也越来越高,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
我们这么卷,究竟是为什么?或者说,什么时候是个头?

媒体视觉更多>>

关于增程技术“扎心”的真相:认知越低,增程式越落后 固态电池终结燃油车?别再打着固态电池的旗号骗国人了! 零跑盈利,合创倒下,小鹏崛起,蔚来跌出前十!新势力大洗牌? 极越合创说明:传统大厂的新势力,也有可能“烂尾”! 本周生猪周均价环比下跌,春节前或有阶段性反弹机会 全国出生人口7年来首次回升,国家统计局文章提及三方面成因 长三角铁路迎春运首个周末客流高峰,此前4天已发送近1000万人次 丁俊晖无缘大师赛四强,克瓦拉茨赫利亚加盟大巴黎 99幅年画作品在长沙展览,现存最早木版画之一《四美图》亮相 取消限购之后:广州楼市刚需客“加速上车”,今年市场有望“稳定增长” 2025中国年|回家的路:穿越人潮汹涌,奔赴团圆 传统文化新魅力,大宁国际新年民俗活动即将开启 推进动能转换,龙湖2024年经营性收入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:支持在中国发展的内外资半导体企业,依据世贸组织规则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海交通大学“交我办”鸿蒙原生应用上线,上千项校园服务“交我办” 浙江长效推动“大企帮小店”:今年将结对帮扶5万个体工商户 理想L6上市不到9个月,累计交付破20万辆 DXC与法拉利合作 为下一代汽车研发驾驶员人机界面 HL Klemove与哈曼签署合作 为软件定义汽车研发中央计算平台 自立自强,共创共赢!江铃集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宝马X3长轴版2月份上市 长安启源E07创新发布会,再现实际用车场景,不愧全场景出行利器 新序列“捷途纵横”官宣,奇瑞玩花活,冲击高端市场 新款特斯拉Model Y实车图,无人驾驶车的既视感 新势力第二周销量:小米跃居第三,乐道顶替蔚来 捷达改了!VA7起步即高配,秒变性价比之王? 年销40万辆的红旗,为何让柳长庆“如履薄冰”? 现代Casper Electric日本开售,比海豚还便宜! 韩国最火的二手车,你知道是谁吗? 现代IONIQ 5N DK版发布,土屋圭市最爱的漂移车